液压千斤顶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液压千斤顶是修理飞机、汽车或拖拉机时的一种小型液压机械,常用它来顶起机身或车身。在使用中只要用较小的力不断提起和压下小活塞,大活塞就能不断地升起,把重物顶起来。工作完毕后,打开针阀,使大缸油路与油箱沟通,在大活塞上加很小的力就可以把它压下来。

液压千斤顶的外观如图11-65所示。其工作原理如图11-66所示。当提起手柄,小活塞上升,下腔空出一段容积而形成一定的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下就要顶开小油缸下腔的钢球(吸油单向阀)填补空出的容积;当压下手柄,小活塞下降,小油缸中的油会被挤出。但此时吸油单向阀的钢球受压将回油箱的通路堵死,于是油从另一条通路顶开大油缸下面的钢球(排油单向阀)进入大油缸,可将大油缸活塞顶起,而大油缸中的油由于钢球的作用不能倒流至小油缸。因此,不断地提压手柄就能不断地把大活塞一步一步顶起。如果将大油缸通油箱路b上的针阀(节流阀)松开,大油缸内的油便可回到油箱而卸压,使大活塞下降。下降快慢可由针阀的开度大小调节。

小活塞和两个钢球单向阀实际上组成一个手动泵,它的作用是不断地挤出液体。大活塞是被液压所推动的,就是液压执行元件,针阀为控制元件。利用手柄的杠杆比(一般为30:1)则施在手柄上较小的力便可将重物顶起

捕获.JPG

故障分析及排除

1、千斤顶大活塞不上升,不能顶起重物

①小活塞(油泵)因密封破损油泵(小油缸)打不上油,虽然手提手柄带动活塞上升,但大量空气通过小活塞进入小油缸下腔,不能形成真空而吸油,自然也就无压油输出至大油缸,此时可更换小活塞密封;

②因长久使用,外漏造成油箱内油液不够,无法打出足够的油液给大油缸,此时可补充添加油液。大多的千斤顶目前多用合成锭子油(GB442-64):

③出油单向阀e₂因磨损或污物卡住,钢球不能与座孔密合,可更换新钢球并对研阀座密合面,并根据情况予以换油;

④进油单向阀e₁因磨损或污物卡住,钢球不能与座孔密合,外理方法同上;

⑤针阀未关闭或因针阀前端(多为钢球)不密合未能关闭,泵压出的油经孔f、针阀反灌回油箱,无压力油进入大油缸。此时可将针阀拧死或研配针阀阀座孔锥面,使之密合;

⑥大油缸活塞密封破损时应子以更换。

2)提升重物后,不保压,重物慢慢下落

①同上⑤;

②同上⑥,目前因于斤顶生产厂家不同,

大油缸活塞密封的结构形式五花八门,比较多的是采用Yx型密封,或者O形圈加U形密封圈的组合密封方式,用户购买起来较之专用密

封(老的千斤顶多为专用密封)要方便得多;

③千斤顶限位阀故障

千斤顶的大活塞头部多采用图11-67(a)所示的限位阀结构。当大活塞上升提起重物后,钢球2是关

闭的,走完工作行程后,横推杆4碰到油缸端盖5向下推压直推杆3和钢球2,压力油经孔a、直推杆和横推杆的间隙孔再经b腔c孔流入油箱,活塞杆6不再上升。

但这种限位阀结构经常会因钢球2密封不好而使油缸保压性能下降,大缸下腔的工作压力油经上述路线泄往油池,而不能保压,使顶起的重物慢慢下落、造成事故。下落速度随泄漏量的大小而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很多厂家采用了图11-67(b)的结构,既省去了结构复杂的限位阀、又避免了因钢球2密封不严产生的不保压现象,保压性能大大提高。

捕获.JPG

标签: 钢球换油针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