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荷回路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机械的工作部件短时停止工作时,一般都让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泵空载运转(即让泵输出的油液全部在零压或很低压力下流回油箱),而不是频繁地启闭电机。这样做可以节省功率消耗,减少液压系统的发热,延长泵和电机使用寿命,一般功率大于3kw的液压系统大多设有实现这一功能的卸荷回路。

(一)采用换向阀的卸荷回路故障

1.不卸荷

如图9-11所示,图中a),则可能是因为二位二通电磁阀之阀芯卡死在通电位置,或者是弹簧力不够或拆断及漏装,不能使阀芯复位;图中b)则可能是因电路故障,1DT未能通电的缘故,应分别酌情子以处理。

2.不能彻底却荷

产生这一故障原因是阀2的规格(公称流量、通径)选择过小;如阀2为手动阀则可能是因定位不准,换向不到位,使P→0的油液不能彻底畅通无阻,背压大。可酌情处理。

3.需要卸荷时有压、需要有压时则却荷

产生原因是在图9-11a)、b)中,当拆修时,阀2的阀芯装倒一头,即图a)的阀2错装成O型,图b)的装成H型。此时可重新将二位二通阀拆开,将阀芯调头装配。

4.产生冲击

图中c)的三位四通阀用在大流量高压系统中,容易产生冲击。一般阀2应采用带阻尼的电液阀,通过对阻尼的调节减慢换向阀的换向速度可减少冲击。

5.彩响执行元件的换向

如图中c)采用M型电液换向阀,利用中间位置卸荷的回路,由于中位时系统压力卸掉,再换向时,会因控制压力油压力不够而影响电液动换向阀2的换向可靠性,为确保一定控制压力,可在图c)中的“A”处加装一背压阀,以保证阀2的控制油压大小,使换向可靠。

捕获.JPG

(二)用压力控制来实现油泵卸荷的回路故障

1.电磁滥流阀使油泵却荷的回路

如图9-12所示,这种情况与上述采用二位二通换向阀卸荷回路情况基本相似,只是此处采用电磁溢流阀卸荷时,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2接在先导式溢流阀的遥控口上而不是接在主油路上,其规格可选得小一些。产生的故障与排除方法基本同上所述。

2.用蓄能器保压,并用油系却荷的回路

捕获.JPG

如图9-13a)所示,当蓄能器4的压力上升达到卸荷阀(液控顺序阀)2的调定压力时,阀2开启,油泵1卸荷,单向阀3关闭,系统维持压力(保压);当系统压力低于阀2的调定压力时,阀2关闭,泵1重新对系统提供压力油。溢流阀5此时起安全阀的作用。这种回路的故障主要是卸荷不彻底,存在功率损失。产生这一故障的原因是当压力升高时,卸荷阀2如同溢流阀一样仅部分地开启使泵1卸荷,因而造成功率损失。

解决办法有;①如图中b)所示,利用小型液控顺序阀2作为先导阀,用来控制主溢流阀5的开启,可保证阀5卸荷时的全开;②采用图中c)所示的回路,蓄能器(系统)的压力先打开二位三通液动换向阀2.然后使二位二通液动换向阀6完全开启,从而保证了主溢流阀5的完全开启,从而使泵1充分卸荷。

捕获.JPG

3.“蓄能器十压力继电器十电磁溢流阀”构成的却荷回路

图9-14的蓄能器回路中采用压力继电器3来控制油泵的卸荷或工作。这种回路中出现的主要故障是工作中往往出现系统压力在压力继电器3的调定压力值附近(返回区间)来回波动,油泵频繁地“卸荷工作”的现象,造成油泵和阀的工作不稳定现象,这样会大大缩短油泵的使用寿命。

捕获.JPG

解决办法是采用图中b)所示的双压力继电器的差压控制。压力继电器3与3'分别调节为高低压两个调定值,油泵的卸荷由高压调定值控制,而油泵的重新工作却由低压调定值控制,这样当油泵卸荷后,蓄能器继续放油直至压力逐渐降低到低于低压调定值时油泵才重新工作,其间有一段间隔,因此防止了频繁切换现象。

4.双泵供油时的却荷回路

如图9-15所示,系统的执行元件快速行程时由两泵共同供油,工作行程时低压大流量泵2卸荷,高压小流量泵1供油。笔者发现多台采用这种供油回路的液压设备产生下述故障:

1)电机严重发热甚至烧坏

产生这一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在工作时(由高压小流量泵1供油时),单向阀3因各种原因未能很好关闭,造成泵1出口高压油反灌到泵2出油口,导致泵2负载增大(虽然卸荷),加大了电机功率(泵1、2常共用一台电机)。解决办法是卸下单向阀3进行修复,使之泵1供油时能可靠关闭,故障自然排除。

捕获.JPG

2)系统压力不能上升到最高工作压力

上述导致电机严重发热的原因也是此一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以外,还有卸荷阀4的控制活塞与阀盖相配孔因严重磨损或其它原因,导致配合间隙大,系统来的压力控制油通过此间隙漏往主阀芯下端,再通过阀芯上的阻尼孔,弹簧腔,回油口泄往油箱(参阅图中b)],因而使系统局部卸压,压力升不到最高调定压力。一般更换控制活塞,保证配合间隙便可排除。

5.上述回路中的其它故障

1)从卸荷状态转为调压状态所经历的时间较长,压力回升滞后

影响压力回升滞后的因素很多,主要决定于系统压力阀的压力回升滞后情况,即压力阀阀芯从卸荷(全开)位置位移到调压状态的时间,(即阀芯行程S与主阀芯关闭的速度快慢,决定于主阀芯阻尼孔的流量和阀的有参数)。可参阅§5-2溢流阀的有关内容。

2)卸荷工作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现象

可参阅本章“调压回路”中的“(四)”予以排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