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阀的故障排除与修理

溢流阀是压力控制元件。它的主要功能有两个:

①借助于溢去多余的油液流往油箱来维持液压系统的压力恒定,起调压作用。例如用在定量泵系统中,

②只在压力超过某一预调压力值时,才打开溢流,使系统压力不再升高,防止系统压力超载,起安全保护作用。例如用在变量泵液压系统中。起安全阀的作用。

常用的溢流阀有直动式和先导式两种,直动式用于低压,先导式用于中、高压。

直动式(图5-2)直接利用弹簧力与进油口的液压力相平衡来进行压力控制,因而弹簧较硬,手柄3调节力矩大,不能用于中、高压。

先导式溢流阀在结构上可分为两部分,下部是主滑阀部分,上部是先导调压部分(图5—3)。这种阀的特点是利用主滑阀上下两端的压力差p—p₁来使主阀阀芯移动,从而进行压力控制的。中、高压溢流阀均采用这种结构,使用压力高,压力超调量小,在同样压力下,手柄的调节力矩小得多。

捕获.JPG

国内几种常用的溢流阀结构图如图5—4~图5—8所示。

二、故障分析与排除

(一)压力上升得很慢,甚至一点儿也上不去

这一故障现象是指:当拧紧调压螺钉或手柄,从卸荷状态转为调压状态时,本应压力随之上升,但出现这一故障时,压力升得很慢,甚至一点儿也上不去(从压力表观察)。即使上升也滞后一段较长时间。

分析调压状态的情况可知,从卸压状态变为调压(升压)状态的瞬时,主阀芯紧靠阀盖,而主阀完全开启溢流。当升压调节时,主阀芯上腔压力p,增高,当p₁上升到打开先导调压阀时,溢流阀进入调压升压状态,主阀芯与阀座(或阀体)保持一个微小开口,溢流阀主阀芯从卸荷位置下落到调压所需开度所经历的时间,即为溢流阀的回升滞后时间。此段时间长,压力上升缓慢(参阅图5—6)。

捕获.JPG

捕获.JPG

捕获.JPG

捕获.JPG

捕获.JPG

捕获.JPG

影响滞后时间的因素很多,正要与溢流阀本身的主阀芯行程距离h和阀芯的关闭速度有关。而关闭速度又决定于主阀芯阻尼孔流过的先导流量q和主阀芯直径D的大小。先导流量又与阻尼孔的孔径d。与孔长L。有关,也与主阀芯的弹簧刚度有关。对已定的阀而言,上述参数h、g、D、L₆和d。均是设计好的定值,此处将从已知的阀出发,说明产生这一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方法。

①主阀芯上有毛刺,或阀芯与阀孔配合间隙内卡有污物,使主阀芯卡死在全开位置(图5—9),系统压力上不去。

②主阀芯阻尼小孔e内有大颗粒的污物堵塞,先导流量几乎为零,压力上升很缓慢,完全堵塞时,压力一点儿也上不去(图5—9,图5-10)。

捕获.JPG

③因阀体铸件未达到规定的牌号(例如?型、Y型阀为HT200),而阀安装螺钉又拧得太紧,造成阀孔变形,将阀芯卡死在全开位置。

④液压设备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因保管不善造成阀内部锈蚀,使主阀芯卡死在全开(P与0连通)位置,压力上不去。

⑤主阀平衡弹簧漏装或折断,进油压力使主阀芯右移(图5—9),造成压油腔与回油腔O连通,压力上不去。或者污物阻塞阻尼小孔e,或者毛刺污物将阀芯卡死在开启位置。

⑥先导阀阀芯(锥阀)与阀座之间,有大粒径污物卡住,不能密合(图5—11),主阀弹簧腔压力pi通过先导锥阀连通油池(0腔),使主阀芯上(右)移,压力上不去(图5~6~图5~8)。

⑦使用较长时间后,先导锥阀与阀座小孔密合处产生严重磨损,有凹坑或纵向划痕,或阀座小孔接触处磨成多棱形或锯齿形〔(图5-11b)〕,另外此处经常产生气穴性磨损,加上热处理不好,情况更甚。

捕获.JPG

⑧拆修时装配不注意,先导锥阀斜置在阀座上,不能密合,或漏装调压弹簧《图5--12)。

⑨先导阀阀座与阀盖孔过盈量太小,使用过程中,调压弹簧之弹力将阀座从阀盖孔内压出而脱落,造成压力油p经主阀弹簧腔p₁和先导阀盖孔流回油池,压力上不去。

⑩对先导式溢流阀,使用时如未将遥控口K堵住(非遥控时),或者设计得将回路安装板钻通,使K孔连通油箱,则压力始终上不去。

⑩在图5—13所示的回路中,当电磁铁断电后,如果二位二通电磁阀的复位弹簧不能使阀芯复位,如

图中a)的情形,系统压力上不去;若如图中b)的情形,系统不卸荷。

图5-13所示的两个回路中,图a)使用O型两位二通电磁阀、图b)使用H型阀,修理时很容易将阀芯装错一头(调头),此时常开变常闭,常闭变常开,须特别注意,不要搞错。

捕获.JPG

⑫先导阀弹簧漏装或折断,压力上不去。

解决压力上升很慢及压力一点儿也上不去的办法有:

i)适当增大主阀芯阻尼孔直径d₀:我国溢流阀阻尼直径多为φ0.8、1.0、1.2mm,可改为φ1.5~1.8mm.这对静特性并无多大影响,但滞后时间可大为减少。

ii)拆洗主阀及先导阀,并用中0.8~φ1.0mm粗的钢丝通一通主阀芯阻尼孔,或用压缩空气吹通。可排除许多情况下压力上升慢的故障。

ii)减少主阀芯的抬起高度h,例如在Y₁-10B主阀芯上端加厚3~4.5mm垫片,滞后时间可由2秒降

为0.4秒左右。

iv)用尼龙刷等清除主阀芯阀体沉割槽尖棱边的毛刺,保证主阀芯与阀体孔配合间隙在0.008~0.015mm的装配间隙下灵活运动。

v)板式阀安装螺钉,管式阀管接头不可拧得过紧,防止因此而产生的阀孔变形。

vi)漏装的弹簧及折断的弹簧要补装或更换。

vii)遥控孔K在不需要遥控时应堵死或用螺堵塞住。属于图5—13(a)的情况应检查二位二通电磁陶是否卡死,而使溢流阀总卸荷。

viji)阀座破损,先导针阀严重划伤时,要予以更换或经修磨使之密合。

(二)压力虽可上升但升不到公称(最高调节)压力

这种故障现象表现为,尽管全紧调压手轮,压力也只上升到某一值后便不能再继续上升,特别是油温高时,尤为显著。产生原因如下:

①油温过高,内泄漏量大。

②对Y型、YF型阀,较大污物进入主阀芯小孔内,部分阻塞阻尼小孔,使先导流量减少。

③对Y型阀,由于主阀芯与阀体配合过松,拉伤出现沟槽,或使用后严重磨损,通过主阀阻尼小孔的流量,由此间隙漏往回油口;对YF型阀,则由于主阀芯与阀盖相配孔的滑动接合面磨损,配合间隙大,通

过主阀阻尼孔的先导流量由此间隙漏往回油腔。

④先导针阀与阀座之间因液压油中的污物,水分空气及其它化学性腐蚀物质而产生磨损,不能很好地密合。压力也升不上去。

⑤调压手轮螺纹有效深度不够或螺纹有碰伤,使得调压手轮不能拧紧到极限位置,调节杆不能完全压下,弹簧也就不能完全压缩到应有的位置,压力也就不能调到最大(图5--14)。

⑥调压弹簧(先导阀弹簧)刚度不够,或误装上弱弹簧,压力不能调到最大。

⑦主阀体孔或主阀芯外圆上有毛刺或有锥度,污物将主阀芯卡死在某一小开度上,呈不完全的微开启状态。此时,压力虽可上升到一定值,但不能再升高。

⑧油泵输出流量不够。

⑨液压系统内其它元件磨损或因其它原因造成的泄漏过大。

可针对上述情况,逐一排除。

捕获.JPG

(三)压力下不来

此故障表现为,即使全松调压手轮,但系统压力下不来。调整手轮失效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①毛刺或污物将主阀芯卡死在关闭位置上,压力下不来(图5-15)。解决办法是拆开阀仔细清除有关部位毛刺并进行清洗。

②主阀芯因失圆,有锥度,或主阀芯上均压槽单边,压力升高后,不平衡径向力将主阀芯卡死在关闭位置上,出现所谓液压卡紧。消除液压卡紧后压力可卸下来。

但再度升压后又会产生液压卡紧,使压力上升后又下不来。此时应恢复主阀芯的精度,补车均压槽,不行的予以更换。

③调节杆与阀盖孔配合过紧或阀盖孔拉伤,调节杆外圆拉毛,或调节杆上O形圈因误差果积(如O形圈线径大等)使得压缩余量过大,调压弹簧弹力不足以克服因上述原因产生的摩擦力而使调节杆恢复正常位置,即仍卡在孔内(图5—16)。弹簧仍成强压缩状态,使压力下不来。

此时可查明调节杆卡死在孔内不能弹出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如更换合格线径的O形圈,调节杆上0形圈沟槽尺寸应合乎要求等。

④Y型、YF型溢流阀采用内泄式。当Y型阀阀体上工艺闷销φ〔参阅图5—6a〕〕打入过深,封住了内泄通道X;对YF型溢流阀,则若当主阀上中心泄油孔d₀〔参阅图5—6c〕〕被堵死时;两种情况先导流量无油液回油,p腔与p₁腔压力相等,主阀芯上的弹簧力使其关闭,压力下不来。

捕获.JPG

⑤设计阀安装板有错,使进回油口接反,特别是Y,型溢流阀安装连接尺寸与Y型阀完全相同,但进回油口刚好相反,如果搞错,进口变出口,主阀芯始终压在阀座上,压力下不来。

⑥对管式或法兰式连接阀,在安装管路时因拧得过紧或找正不好,使阀体变形,主阀芯被卡死在关阀位置,压力调不下来。

⑦板式溢流阀安装螺钉拧得过紧,加上阀体铸件未达到牌号等原因,阀孔容易变形卡住阀芯,当阀芯被卡死在关阀位置上,压力下不来。

⑧作为一种特例,如图5-17的Y₁型溢流阀,在正常情况下如图中a)所示;特殊情况下当阀套1与阀体2之间的过盈配合量不够时,阀套工作过程中右移,呈图中b)所示,主阀芯也随之右移顶死在阀盖4

上,主阀芯已没有位移行程,导致溢流阀不能开启溢流;当负载无运动,而泵不停供油,系统压力不但下

不来而且系统压力不断增高,很可能出事故。

捕获.JPG

对于因上述原因产生的故障可一一查明子以排除。

(四)压力波动大(压力振摆大)

按照JB2146-77规定,Y系列与YF系列溢流阀压力波动范围分别为士0.2MPa与士0.3MPa,超过此指标便叫压力波动大,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①油液中混迸空气,进入了系统内。应防止空气进入和排除已进入的空气。

②阀座前腔(主阀芯弹簧腔)内积存有空气,可反复将溢流阀“升压→降压”重复几次,便可排出阀座前腔积存的空气。

③针阀因硬度不够,使用过程中会因高频振荡而产生磨损,或因气蚀产生磨损,使得针阀锥面与阀座不密合,应研磨至密合或更换,否则会因先导流量不稳定而造成压力波动。

④通过阀的实际流量远大于该阀的额定流量,产生压力波动大,所以实际流量不能超过溢流阀标牌上

规定的额定流量。

⑤主阀阻尼孔尺寸口偏大或阻尼长度太短,起不到抑制主阀芯来回剧烈运动的阻尼减振作用。对Y型阀,阻尼是经加工再敲入阀芯的,阻尼孔径一般为1~01.5,如实际尺寸过大于此尺寸范围,就会产生压力波动,有些生产厂采用拉出三角扇形槽,代替圆孔,面积应与相应的孔径面积相等(图5—18)。

捕获.JPG

⑥先导阀调压弹簧过软(装错)或歪扭变形,产生调压不稳定,压力波动大,应换用合适的弹簧。

⑦主阀芯运动不灵活,不能迅速反馈稳定到某一开度时,应使主阀芯能运动灵活。

⑧调压锁紧螺母因振动松动。

⑨设计原因,如先导针阀的锥角α过大,对油液流动的阻尼系数大,当阀口缝隙变化时,油液流动的阻力系数也较大,因此油液流速变化增大,油压波动随之增加,容易引起振动。另一方面,锥角过大,使得针阀与阀座接触的支承反力减少,封油性能变差,当外界油压变化时,容易引起“串油”产生缝隙流动,随之引起振动,产生压力波动。

⑩油泵不正常,泵的压力流量脉动大,影响到溢流阀的压力流量脉动;有些情况,油泵输出的压力流量脉动有可能和溢流陶组成共振系统,则应从排除泵故障入手。

⑩溢流阀与其它管路产生共振,特别是使用遥控时,遥控管路的管径和长度不合适,先导阀易产生高频的激振荡。一般,遥控配管过细容易引起振荡现象。YF阀应使用内径为φ8,Y型阀应使用φ6的遥控管子。在配管一时改不了时,可在遥控口内放入适当直径的固定节流孔(放在P口内无效,而且有时反而激起振荡)。但需注意,此节流孔会使卸荷压力及最低调整压力提高,所以节流孔径一定要通过试验在最佳范围内选取。

⑫回油配管不合理,背压过大,或负载变化过大,03工作油温过高,工作油液粘度选择不当。

⑩压力表(波尔洞管压力针)有问题。

⑮滤油器堵塞严重,吸油不畅,使液压系统发叫,压力波动大。

(五)振动与噪声大,伴有冲击

溢流阀的振动与噪声在阀类元件中居首位而仅次于泵,振动与噪声是一对孪生兄弟,往往是同时发生同时消失。

主阀芯和先导阀芯均存在一个“液体一质量一弹簧”所组成的振荡系统。产生振动和噪声的原因与“压力波动大”相类似,只不过在程度上更严重。此一现象应从整个液压系统考虑处理。管路系统的噪声包括泵源的低频声和溢流阀的高频噪声。溢流阀的高频噪声是由于先导阀的不稳定而产生的,即先导阀前腔压力高频振荡而引起机械振动产生噪声,一般为刺耳的啸叫声。产生这一故障的具体原因有:

①同(四)的①、②、③、④、①、⑫、⑬、⑤.

②油箱油液不够,滤油器或吸油管露在油箱油面之外,出现“调节压力与0”的重复现象,伴之振动噪声,压力表指针跳表厉客的现象。

③和其它阀共振。

④回油管联结不合理,错纵复杂,回油管通流面积过小,超过了允许的背压值以及回油管流速过大等等。

⑤在多级压力控制回路及卸荷回路中,压力突然从高压过渡到低压时,往往产生冲击声。提高溢流阀稳定性和降低噪声的方法有:

①为使导阀稳定,要尽量减少导阀前腔的容积。特别是对YF阀,在不改变原阀结构的条件下,可在先导阀前腔加一个可浮动的消振垫(图5-19a)中的1〕,可大大增加导阀的稳定性,减少导阀前腔的压力波动,并且在使消振垫可以浮动的前提下,消振垫的体积越大越好。这个方法对降低YF型阀的噪声是行之有效的。

②对YF阀,可在阀上腔再加设一防响块〔图5-19a〕中的33。加有消振垫和防响块的溢流阀不仅在

工作时的高频声大大减弱,而且整个溢流阀的输出压力波动大大减少;为了使效果更好,还可将原螺钉改为消振螺钉(图5—19a)中的2]。

③对YF阀,先导阀的半锥角适当减少(由40°改为30°),对稳定性有利。主阀阀座与主阀芯的角度对稳定性和噪声也有影响。β增大时,头部负压较小,噪声降低,但静特性不够稳定。为兼顾各方面的性能,α-β=6°为宜(图5—20)。主阀芯下端的平衡盘直径0D适当加大,并缩小其外径与阀体孔之间的距离,可使高速喷流与圆盘接触后直接冲向侧面孔壁,速度迅速减弱,从而将大部分高速流动及气蚀区间限制在该

捕获.JPG

捕获.JPG

区域内而不致扩展出去。此外,改善排油部的壳体形状,可减少涡流区,对降低噪声有益。国外还有资料介绍,采用图5-21b)c)所示接长尾碟的主阀芯,由于尾碟拉长,使溢油口的油流状态得到改善可防止气穴;另外如图5—21c)增加了尾碟环,可使油液压力从主阀口分级变化,对降低气穴噪声效果更为显著。它们可用于对YF型溢流阀的改进。

④对YF阀,在遥控口接一小容量的蓄能器或压力缓冲体(防冲击阀),可减振动和噪声。

⑤为防止多级压力控制回路从高压到低压产生的冲击声,过程时间(从高压到低压的降压时间)应大于0.1秒,为此可减少主阀芯阻尼小孔的尺寸,或在遥控口接一固定阻尼阀或缓冲阀(图5—22)

⑥对P型低压溢流阀,如果作图5-23所示的少许改进,则可降低低压溢流阀的啸叫声。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⑦对Y型溢流阀可在阀芯中A处切4条节流槽或磨一小锥面,可降低主阀芯开口处因油液高速流动及气蚀和涡流产生的噪声,但需注意不要将槽开得太长,以免破坏封油长度(图5—24)。

捕获.JPG

⑧对P--B63,P—B63B型低压溢流阀可按图5—25进行改进。即将从阀盖a孔再经阀体b孔流向O扎的内部泄油方式,改为在阀芯上钻一O1~01.5mm小孔的内部池油方式。这不但简化了工艺,同时小孔还具有阻尼作用,可减少阀芯弹簧系统的振动和噪声。

捕获.JPG

⑨选择合适的油液粘度,进行油温控制。

⑩回油管布局要合理,流速不能过大,一般为进油管的1.5~2倍。回油背压不能过高,过高会产

生噪声。

⑪采用排气良好的油箱设计,可大大降低溢流阀、液压泵的噪声,并可大大减少油箱容积(详见§7—5)。

⑫先导阀调压弹簧应按设计要求,使用刚度较大的,且不可装错。这样液压波动引起阀开度变化较小,从而缝隙流动的液压波动也随之减少,阀的波动振幅也小、利于消除振动。

(六)掉压,压力他移大

这种故障表现为:预先调好的某一压力,在使用过程中,却慢慢下降(有时上升)为另一压力值,往后又慢慢升压,恢复调节值,这种现象周期循环或重复出现。这一现象可通过压力表观察出来。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参照上述(四)(五)两款,除此之外,可能原因还有:

①调压手轮未用锁母锁紧,或者因其它原因产生振动而使调压手柄逐渐松动,从而出现掉压与压力偏移现象。对P型、Y型溢流阀,采用图5—26所示的改进方法可防止调压手柄松动产生的掉压现象。

捕获.JPG

②油中污物进入溢流阀的主阀芯小孔内,使先导流量时有时无,时大时小,往往产生周期性的掉压现象。此时应进行清洗和换油。注意:一般内外圆磨床在工作台换向时,出现压力跳动较大现象,并非掉压而是正常现象。

(七)启闭特性差

启闭特性是指溢流阀的开启与闭合特性。开启特性以开启压力与额定压力的百分比表示;闭合特性则以闭合压力与额定压力的百分比表示。百分比越高,则意味着溢流阀在不同溢流量下,维持液压系统压力恒定的能力越强。台架试验时开启压力与闭合压力都是指减少或增加到通过溢流阀的流量为1%额定流量来测量的,它们是静态特性中的一项指标。是必检项目。

启闭特性差,对一般液压系统并无多大影响。但在下列情况下,对其有较高要求:①彷形车、铣床要求压力随流量变化值越小越好,借以保持彷形刀架切削力的恒定;②在多缸系统中,为了避免相互干扰,要求启闭特性好;③溢流阀作安全阀使用时,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而又不过份提高安全压力,对启闭特性提出严格要求;④某些磨床要求溢流量变化一半时,压力变化值仅为0.1~0.2MPa。

对溢流阀来说,其启闭特性的差异,既决定于设计参数,又取决于加工质量,特别是先导针阀副的加工质量。使用条件(如背压、油液清洁程度等)也对启闭特性产生一定影响。具体说明如下:

①针阀与阀座加工质量好者启闭特性好。对Y型阀,当调定压力为6.3MPa时,闭合压力>5.5MPa,否则闭合压力很低。

②溢流阀出口背压的影响:背压高,启闭特性差,一般出口背压不应超过0.1MPa。高时可采用溢流阀单独回油,既可降低背压,还可提高稳定性。

③主阀液动力的影响:主阀液动力大,启闭特性差,为减少主阀液动力,可采取适当加大主阀直径,改变进出油方向等措施。

④针阀液动力的影响:不很明显。锥阀锥角α小,液动力也小;但2a<28°时,针阀有卡死现象。

⑤针阀调压弹簧刚度减少,启闭特性好些。三、溢流阀的安装使用

①溢流阀的安装方向没有限制,可水平放置也可垂直放置。安装面的表面粗糙度在☑以上,平面度0.01mm以上。

②溢流阀的回油管要插入液面以下,并单独回油,背压不超过0.1MPa。

③液压油的粘度范围较大(15~400cst),推荐使用相当ISOVG32、46、68的油液。

④作安全阀使用时,比可路的最高压力应再调高1~1.5MPa.

⑤遥控时,先导配管推荐使用内径为6mm的厚壁管,可减小振动。

⑥安装面上使用的密封圈,推荐采用硬度为HS-90的O形圈。

⑦溢流阀使用时具有图5—27所列的几种基本功用。

捕获.JPG

四、主要零件的修理

(一)先导针阀

压力阀在使用过程中,针阀与阀座密合面的接触部位,常磨损出凹坑和拉伤。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

可发现凹下的圆弧凹槽和拉伤的直槽〔图5-28a〕〕,此时对于整体式淬火的针阀,可夹持其柄部在外圆磨

床上修磨锥面(尖端也磨去一点)再用。对于氮化处理的针阀,因经修磨后,一般破坏了氮化层,应再次氮化和热处理。针阀修理时应杜绝一般维修人员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将针阀夹在跳动较大的台钻主轴上,手工砂磨[图5-28b)门。这种修理方法,会导致针阀锥面失圆。装配后会引起各种故障。

需要更换针阀时,可按参考图5—29的尺寸和技术要求进行磨加工。


捕获.JPG

(二)先导阀阀座与主阀阀座

阀座与阀芯相配面,在使用过程中会因压力波动及经常启闭产生撞击;另外由于气蚀,阀座与阀芯接触处容易磨损和损伤,特别是当油液中有污物楔入阀芯与阀座相配面时,更容易拉伤锥面。

如果磨损拉伤不甚严重,可不拆下阀座采用研磨的方法修复,研磨棒的研磨头部锥角与阀座相同(120°)。或者用一夹套夹住针阀与阀座对研。如果磨损拉伤严重,则可用120°中心钻钻刮从阀盖卸下的先导阀阀座和从阀体上卸下的主阀阀座,将阀座上的缺陷和划痕清除干净,然后用120°研具仔细将阀座研磨光洁。对研具的粗糙度和几何精度应有较高要求。注意阀座卸下的方法如图5--30所示,不正确的拆卸方法会破坏阀孔精度,同时必须注意,一般卸下的阀座,破坏了阀座与原相配孔的过盈配合须重做阀座(参阅图5-31),并以适当增大相配面的尺寸,重新装配后阀座才不至于被冲出而造成压力上不去的故障。

捕获.JPG

(三)调压弹簧、平衡弹餐

弹簧变形扭曲和损坏,会产生调压不稳定的故障,可按图5—32a)的方法检查,按图中b)的方法修正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歪斜严重损坏者予以更换。

(四)主阀芯

主阀芯主要是外圆的磨损,对YF型中高压阁还有与阀座密合锥面的磨损。

主阀芯外圆轻微磨损及拉伤时,可用研磨法修复。磨损严重时,可刷镀修复或更换新阀芯。主阀芯各段圆柱面的圆度和圆柱度均为0.005mm,各段圆柱面间的同轴度为0.003mm,表面粗糙度不高于√。

捕获.JPG

捕获.JPG

YF阀芯与阀座密合的锥面磨损时,需用弹性夹具夹持外圆,校正同心后,再修磨锥面。

重新装配时,须严格清洗并去毛刺后,用钢丝通一通主阀芯上阻尼孔,做到目视能见亮光(图5—33)。

捕获.JPG
P型、Y型溢流阀可参阅图5—34与图5—35及表5—1~表5—2所列尺寸进行加工更换。


捕获.JPG

表5-1P型溢流阀阀芯尺寸表

 

P—B10P—B10BX—B10X—B10B

P—B25P—B25BX—B25X—B25B

P—B10P—B10BX—B10X—B10B

P一B25P—B25BX—B25X-B25B

0A

012

016

L

50

60

OB

05.5

Q5.5

L

44

54

C

08

010

L₂

22.5

26

0D

05

05

L₃

8

8

E

01

01.5

L₄

14

16

 

表5—2Y型溢流阀阀芯尺寸表

 

尺号

Y—25

Y—25B

Y—63

Y—63B

尺号

Y—25Y—25B

Y—63Y—63B

A

016

020

L₁

26±01

33±01

2B

010.5+0.5

010.5+0.5

L₂

15

17

C

010

012

L₃

8

10

L

52±0.1

61±0.1

L

19

20

捕获.JPG

(五)主间体、阀盖

主阀体修理主要是修复磨损和拉毛的主阀孔,可用研磨棒研磨或用可调金刚石铰刀铰孔修复精度,但经修理后孔径尺寸一般扩大,须重配阀芯,主阀孔的修复要求见图5—36所示。

阀盖一般无需修理,但在拆卸后,打出阀座时破坏了过盈配合,一般应重新加工阀座,加大阀座外径(中12)再将新阀座压人阀盖,保证紧配合。在插入锥阀、弹簧、调节杆组件时,要倒着插人,以免产生图5—12的锥阀不能正对入阀座孔内而造成故障的情况。插入方法见图5—37所示。

捕获.JPG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