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线泵的故障排除与修理
一、简介
摆线泵实际上叫摆线内啮合齿轮泵,它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单位面积排油量大,转速可在大范围内(几百甚至上万转)变化,运转平稳噪声小等显著特点。另外,由于这种内啮合泵的结构形式是轴向供油,而且进排油槽的角度位置很大,因而排油充分,并且其转子高速运转产生的油液离心力不但不会妨碍充油,相反可帮助和加强齿间的充填,避免了气蚀现象的产生,而气蚀对外啮合齿轮泵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它的缺点是因为齿数较小因而在低转速下工作时,压力波动比较厉害。
从图3-24的工作原理图可知,它是借助于一对内外转子(内外摆线齿轮)在泵壳内绕平行轴做同方向旋转产生相对运动(齿数差一),使内外转子与泵体、泵盖之间形成的密封油腔不断发生变化,吸油腔容积逐渐增大,压油腔体积逐渐减少,来实现吸油和压油的。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容积逐渐增大的吸油过程。
目前国内的摆线泵有多种,(图3-25)为上海机床厂1975年研制的BB-B型摆线泵的结构图。其最大工作压力≤2.5MPa。
二、故障分析与排除
(一)压力波动大
1.产生原因
①泵体与前后盖因加工不好,偏心距误差大,或者外转子与泵体孔配合间隙太大;
②内外转子(摆线齿轮)的齿形精度差;
③内外转子的径向及端面跳动大;
④内外转子的齿侧隙偏大;泵内混进空气;
1.前盖;2.泵体;3.圆销;4.后盖;5.外转子;6,内转子:7.平键;B.压益;9.滚针轴承;10.堵头;11.卡圈;12.法兰;13.轴;14.平键;15.密封环;16.弹簧挡圈;17.轴承;18.螺钉;
图3-25BB—B型摆线泵结构图
2.排除方法
①检查偏心距,并保证偏心距误差在±0.02mm的范围内。外转子与泵体孔配合间隙应在0.04~0.06mm范围内
②内外摆线齿轮大多采用粉沫冶金用模具压制而成,模具及其它方面的原因会影响到摆线齿轮的齿形精度等。用户可进行对研修正,损坏严重的需要更换;
③修正内外转子,使各项精度达到技术要求;
④更换内外转子,保证齿侧隙在0.07mm以内;
⑤排除系统的空气,采取防止空气从泵吸油管路进入泵内的措施。
(二)输出流量不够
1.产生原因
①内外转子的齿侧间隙太大,使吸压油腔互通,容积效率显著降低,输出流量不够;
②轴向间隙太大;
③吸油管路中的结合面处密封不严等原因,使泵吸进空气,有效吸入流量减少;
④吸油不畅,如因油液粘度过大,滤油器被污物堵塞等导致吸入流量减少;
⑤溢流阀卡死在半开度位置,泵来的流量一部分通过溢流阀返回油箱,而使得进入系统的流量不够,此时伴随出现系统压力上不去的故障。
2.排除方法:
①更换内外转子,使齿侧隙在规定的范围内(一般小于0.07mm);
②研磨泵体两端面,保证内外转子装配后轴向间隙在0.02~0.05mm范围内;
③更换破损的吸油管密封,用聚四氟乙烯带包扎好管接头螺纹部分再拧紧管接头;
④选用合适粘度的油液,清洗进油滤油器使吸油畅通,并酌情加大吸油管径;
⑤修理溢流阔,排除溢流阀部分短接油箱造成泵有效流量减少的现象。
(三)发热及燥声大
1.产生原因
①外转子外径与泵体孔配合间隙太小,不仅引起发热,而且使外转子与泵体咬死;
②内外转子的齿侧间隙太大,造成运转中二者之间的晃动碰擦而发热;
③油液粘度太大,造成吸油阻力大而发热;
④齿形精度不好,内外转子端面拉伤;
⑤前滚动轴承及后滚针轴承破裂或精度太差。造成运转振动噪声和发热。
2.排除方法
①外转子与泵体孔的配合间隙应在0.04~0.06mm的范围内。太小,引起发热。太大,造成外转子摆动及与体壳撞击,产生噪声,同时也保证不了正确的偏心距,造成流量脉动和输出流量不够;
②一般要更换内外转子,保证齿侧间隙不超过0.07mm;
③选用合适粘度的油液,不要使吸油阻力太大;
④对研修理内外转子齿轮,内外转子端面拉伤,如拉伤不严重,研磨两端面。如拉伤沟槽较深,先用平磨磨去,再研磨,泵体也应磨去相应尺寸,保证轴向装配间隙;
⑤更换合格轴承。
三、使用和修理
(一)使用
①BB-B型摆线泵其流量、压力、出轴及联接安装等参数与CB-B型齿轮泵相对应,二者可以互换和通用
②BB-B型摆线泵采用外泄漏的结构,使用时要确保泄油通路畅通,泄漏管要直接单独引回油池。
(二)修理
1.内外转子
内外转子两端面容易磨损与拉毛,损伤轻可经研磨再用;损伤重将内外转子一同在平面磨床上修磨端面,泵体也应磨去相同尺寸,再经研磨后清洗装配、并保证轴向间隙在0.02~0.05mm的范围内,公称流量小取小值,公称流量大取大值。(图3-26)与(图3--27)为BB-B25型泵的内外转子零件参考图。其它型号修复的技术条件可参照执行。
技术条件:
1.齿数Z₁=6,偏心量C=3;
2.齿形曲面母线对轴线平行允差0.015毫米:
3.齿形曲面母线对端面垂直允差0.015毫米;
4、曲面母线不直度允差0.01毫米,两端面对内孔的不垂直度允差0.01mm
3.六齿等分允差;相邻3',累积5';
6.Q48对020不同轴度允差0.015毫米:7.齿形曲面锐边修钝不得倒角
8.孔口倒角1×45°
9,材料:铁基粉末;
10,两端面的平面度为0.008老米
技术亲件
1.R12圆柱母线与两端面重直度允差
0.015mm:
2.R12圆柱母线对轴线平行度允差0.015mm
3.R12圆柱弧等分允差相邻4',累积6';4.065对042不同轴度允差0.015mm;5.齿形面锐边修钝,但不得倒角;
6.材料;铁基粉末:
7.AB面平行度允差0.01mm
2.前后盖
前、后盖主要修复位置是如上所述的与内外转子相接触的端面,根据拉伤情况或磨或研。前、后盖与齿轮和泵体相接触的平面的平面度为0.01mm,粗糙度√。
3.泵体
泵体内孔容易磨损,磨损轻刷镀修复,磨损严重必须换新。
泵体两侧平面的平面度为0.01mm,粗糙度为。
(图3-28)为BB-B25型摆线泵泵体零件参考图。
随便看看
- 2024-09-18故障判断及维修基本-工程机械电器系统
- 2024-09-20小松6系列7系列挖掘机故障代码解析
- 2024-09-14过滤器及滤芯、挖斗-挖掘机点检整备篇
- 2024-11-20配流盘的结构
- 2024-09-18蓄电池-工程机械电器系统